EN
携手共创 美好未来
BETTER FUTURE
首页 >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21
2023-09
《民银智库研究》第74期: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分析及风险提示
发布者: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浏览次数:发布日期: 2023-09-21 22:14:28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调整不断加快,新基础、新引擎和新动能不断呈现,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同期工业中等水准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7.5%。“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宽带中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构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子行业发展状况来看,集成电路步入黄金发展期,通信系统设备需求空间较大,彩电向高端化不断转型,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信息设备国产化为计算机市场带来新机遇。但同时,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政策推进进度、市场经营状况、知识产权摩擦等影响。

  本报告在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外部环境、发展现状、产业链及子行业运作情况、产业投融资状况的基础上,预测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本报告分析的电子信息产业是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八个子行业,不包括软件、应用等电子服务业。

  技术研发和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平均水平来看,电子信息企业研究开发投资额占销售额比重基本在5%以上,处于发展前沿的电子信息企业这一比重甚至高达15%-20%。快速的研发创新、产品换代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充满活力。

  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通过产品与服务广泛融合到其他产业和部门中。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造船等产业领域,提高了这些产业和部门的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产品创新。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产品的多样性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使得产业内的子行业之间也存在很强的相互渗透性。

  电子信息产品通常是在产品系统中发挥作用。要使多家厂商的产品能够协调运行,必须依赖于统一的产业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一家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标准、技术,并且有足够的生产实力,不仅能够将产品线延伸至多种电子信息产品进行“纵向竞争”,还可以利用手中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来限制竞争者生产兼容产品进行“横向竞争”。

  从全球视角来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石,由于其强大的融合性和渗透性,近年来逐渐成为各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从国内视角来看,早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就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随着《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战略的落地,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研发能力、工艺水平,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持续升温的态势,我国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涉案金额持续上升,且美欧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产品已从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逐步向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扩散。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或将遭受更多的歧视性调查、知识产权纠纷或故意打击,外贸环境较为堪忧。从国内视角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为电子信息产业营造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产业来看, 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电子信息加速向服务业融合发展创造了空间。

  从全球视角来看,微电子技术方面,美国高通公司2016年底宣布了全球首款10纳米服务器处理器商用样片,重塑数据中心计算的未来格局。网络终端方面,美国美光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美光5100系列企业级SATA固态硬盘(SSD)产品,是目前最高容量的企业级SATA固态硬盘。移动网络方面,目前,5G研究大幕已经在全球开启,业界对5G的需求、愿景以及部署时间基本达成共识,各大企业紧跟5G发展步伐开始布局。从国内视角来看,在芯片领域,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达到16/14纳米,已实现28纳米小批量产。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我国国产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以及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再次蝉联2017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第一名。在通信技术领域,5G评估场景和核心指标获国际电联采纳。在面板领域,高世代平板显示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内首颗AMOLED驱动芯片研制成功。

  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结构升级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2016年以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巩固、壮大和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些政策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鼓励企业研发创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二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规范网络经济发展;三是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四是以新一代信息数为依托,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为电子材料行业,主要包含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中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按照工作是否需要外部能量源,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两大类。其中主动元件主要为芯片和存储器,被动元件包括电容、电阻和电感。下业是各种消费电子、通讯设备、视听设备等终端产品。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上游:原材料和技术研发获国家战略支持,有望迎来“弯道超车”机遇期;中游:以片式化、微型化等特点为代表的新型电子元器件逐渐成为主流;下游:终端产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新基础、新引擎和新动能不断呈现,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7.5%。进入2017年,随着政策利好因素的逐步释放,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度提升,1-4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高于工业平均水平(6.7%)7.7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98366.4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2017年1-4月,营业收入达到31477.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9.4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共实现利润总额4775.3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6.9个百分点,在同期工业行业利润增速中处于领先地位。

  从2016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整机企业的竞争力更为明显,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基础电子企业整体排名相对靠后,这主要是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领域发展不足有关。前十家企业中,通信设备企业2家,分别是华为和中兴通讯;家用试听设备企业4家,分别为海尔集团、TCL集团、四川长虹和海信集团;电子计算机企业2家,分别为联想和方正。前十家企业中,排名第三位的中国电子,是我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第十名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建有多个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在IT和汽车领域拥有两大产业群,实力强劲。

  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导向下,新能源产业、新型交通工具、新型视听设备、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领域的需求旺盛,为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仪器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该行业兼并重组交易次数最多,平均交易规模也最大。通信设备、半导体设备受“三网融合”政策的刺激,企业纷纷通过并购重组进行新业务及产品的布局,此领域兼并重组也较为活跃。

  2016年,北京、四川、山东、安徽、天津等多个省市纷纷响应《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以推进当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同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地方性基金相继设立,缓解了行业发展的投融资瓶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内在活力,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额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截至2017年4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13.5亿户,相较上年同期增长4.3%,平均每人一部手机。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6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6.9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比例为95.1%,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在经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手机网民规模增长率开始趋于稳定。同时,我国80%的用户更换手机的周期平均在18个月以上,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需求大规模增长潜力受限。

  随着互联网电视时代的来临,我国电视市场升级换代需求升温,对我国彩电销售起到了助推作用。此外,房地产消费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内在装饰消费的上涨,提升彩电市场需求。截至2016年底,我国彩电销售量为17296.92万台,产销率为99%。

  同时,我国彩电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开疆拓土迎来实质性进展,自主品牌出口和OEM、ODM加工输出在2016年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产品的高端化趋势也正在加速。

  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其中优势最为明显的是广东,该省除了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设备等少数领域外,其余领域产品产量都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上海和浙江同处于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程控交换机、传真机等领域优势明显。其中,江苏是集成电路发展的大省,南京江北地区计划打造成集成电路的千亿级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强劲;上海作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的新高地,拥有浦东新区微电子产业带、张江高科技园区、闵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主要产业基地。浙江省杭州市已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万门程控交换机、数字传输设备、光端机等现代通信产品发展迅猛。

  重庆和四川作为西南重镇,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也发展迅猛。四川已形成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消费电子终端产品、软件和移动互联网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并成立了国内首只百亿规模的集成电路和信息安全产业投资基金。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Y型”连接点上,区位优势明显,电子信息产业更是成为其支柱性产业,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达到2.7亿台件,产值突破了5000亿元。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64.45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较上年提高2.4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606.08亿元,比上年下降10.9%。2017年1-4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共完成投资额3271.89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6.5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后劲足。

  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子行业中,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投资增长较快。其中,2016年,通信设备行业完成投资额1537.23亿元,同比增长29.3%,成全行业投资增速最快的领域。2016年,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继续发力,带动电子器件行业完成投资额3720.39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投资增速突出,分别为96.4%和31.1%。电子元件行业完成投资额3261.11亿元,同比增长13.3%。家用视听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共完成投资额290.48亿元,较上年增长19.1%。电子计算机行业投资增速相对较慢,2016年共完成投资额1168.6亿元,同比增长4.2%。主要子行业中,仅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投资相对上年有所下降,全年共实现投资额290.48亿元,同比下滑1.4%。

  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热度不减,原因在于,一是注册制的推出为电子信息产业内的大批中小企业提供了上市的机会,股权融资规模扩大;二是国内跨国投融资政策环境持续宽松,助推企业海外投融资规模不断上升;三是产业互联网化发展使得跨界并购持续活跃;四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落地,为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的通道。2015年全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融资规模(实际到位资金规模)达到9340.8亿元,同比增长12.51%,增速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来看,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电子设备仪器和OELD相关行业受到投资机构的追捧,且VR、AR、智能制造的收购重组成新兴热门领域。

  银行贷款是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到位资金中,银行贷款金额为695.3亿元,同比增长15.87%,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高了23.03个百分点,增长明显。2015年,银行贷款占行业资金来源的比例为7.44%,与2014年相比提高了0.21%,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2016年,我国主要银行对电子信息企业的信贷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是企业借贷的主要来源,且成立时间较长、信用积累较好以及技术、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城商行参与积极性较高,2016年,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均积极提供了电子信息产业信贷,城市商业银行如大连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和昆仑银行等对本地电子信息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国际化的融资需求开始增加,如香港永亨银行、星展银行分别与中国长城、同方股份等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四是信贷周期缩短,银企合作的重点从中长期贷款转向了以1-2年为主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

  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其中,集成电路步入黄金发展期,通信系统设备未来空间较大,彩电以高端化转型为主,物联网及信息设备国产化为计算机行业提供新机遇。预计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将达到11.5%左右,对工业经济的引领、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从全球视角来看,信息技术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硬件、软件、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正在引发电子信息产业新一轮产业变革。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共享经济等信息经济新模式快速涌现,电子信息产业正在进入以迭代创新、大众创新、微创新为突出特征的创新时代,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从国内视角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两大驱动力,一是《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二是“互联网+”行动计划需要电子信息为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应用提供基础,进而扩大市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

  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信息产业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制高点,在大力构建信息经济新优势的同时,积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再工业化进程,争取未来全球高端产业发展主导权。同时,一些信息产业新兴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资本及技术转移,导致一些跨国资本选择将其中低端制造业向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分流”。

  从国内视角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仍然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深层次问题,制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方面,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启动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工程,推动产业能力实现快速跃升;加快先进制造工艺,存储器,特色工艺等生产线建设,推动封装测试、关键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等。此外,《十三五发展纲要》的20篇中,也有16篇的内涵与集成电路相关,其中纲要关于国家信息安全建设任务、网络经济的构建部署等,都对集成电路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资金方面,截至2016年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已决策投资43个项目,实际出资超过560亿元,实现了在产业链上的完整布局。政策和资金的强力支撑,带动集成电路步入黄金发展期。预计2017年,我国将生产集成电路约1639.5亿块,同比增长24.1%左右。2017年集成电路销售收入有望达到5180.8亿元,同比增长19.5%。

  根据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产业协会(SEMI)发布的报告,全球将于2017-2020年间投产的半导体晶圆厂约为62座,其中26座设于中国,占全球总数的42%。这些建于我国的晶圆厂中,预计将有6座于2017年上线投产。本次产能扩张不仅是生产线的大幅增加,更是以先进工艺技术为主的扩产。其中,28纳米工艺制程已经成为大陆晶圆厂下一世代攻坚克难的技术节点。可以预期,在本轮投资之后,未来我国大陆厂商将在先进工艺领域与国际大厂进行更加激烈的争夺。

  此外,存储器国产化作为我国半导体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一步,相关建设项目也将在2017年在加速推进。最具代表性的是总投资300亿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正式开工,主要产品是3D NAND FLASH、DRAM存储芯片等。随着国内数项重大存储器项目的启动,我国存储器产能将超过国际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大陆建设的产能(紫光/长江存储+晋华+长鑫规划月产能达到58.5万片,而几家国际存储器大厂在中国大陆的月产能为32万片),存储器有望成为我国集成电路弯道超车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和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企业主动出击,开启了新一轮并购热潮。企业加快布局新兴市场,物联网、汽车电子、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并购日趋活跃,细分领域竞争格局加快重塑。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资本在海外活跃的投资并购活动已引起美、欧、日、韩等国的警觉,美德等国先后采取措施强化外商投资的审查,特别是中资企业的并购活动。韩国政策也支持由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领军筹建总规模2000亿韩元的半导体希望基金,以应对我国存储器产业的崛起。预计2017年,随着全球产业整合和竞争的加剧,集成电路的海外并购难度将升级。

  ——通信终端设备:手机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智能终端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截至2017年4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13.5亿户,普及率接近100%,同时,由于居民换机的周期较长,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虽然华为、OPPO、vivo、小米等我国自主品牌手机企业在亚太地区的市占率不断提升(其中,华为在美、欧市场也取得了明显突破),但进入2017年,专利、海关和税收风险有抬头趋势,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大牌的差距仍不容小视,企业海外扩张不确定因素增多。总体来看,我国手机市场环境不容乐观,预计2017年全年,我国将累计生产移动电线%。

  在其他终端设备方面,平板电脑受智能手机的冲击,增长仍将乏力,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智能终端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预计2017年全球市场出货量将突破亿级。

  目前,我国3G网络新增投资预计将基本停止,4G基站建设的高峰期已过,而5G网络于2017年才将开启第二阶段测试,线年,而正式商用预计要等到2020年,因此当前我国的基站建设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预计2017年,我国将累计生产移动通信基站设备25386万信道左右,同比下降约24.6%。

  此外,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建设“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将有效拉动投资需求和信息消费,支撑“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激发整体的经济活力。为此,国务院、工信部等先后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光进铜退”以及“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等政策,FTTX逐步加快向全国范围内推广。预期未来,我国通信行业对光通信网络设备的需求将快速提升,对光器件、光纤等系统设备的需求也将有所增长。

  2017年,彩电市场已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产品呈现尺寸升级、功能升级、定制化需求三大发展的新趋势。企业不再以薄利多销的手段抢占市场,而是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然而无论是显示技术创新,还是电视尺寸的大屏化,对于整个彩电产业来说,这种转型与变化都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考验。

  在价格方面,由于受到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增长,以及面板供应商断货等方面的影响,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上升,带动彩电整机的价格在2017年上半年继续回升。下半年,面板价格将逐渐稳定,彩电整机的价格或有所松动,但是价格下行的幅度不会太大。预计2017年,我国彩电产量将达到16815万台左右,同比下降约5%。

  2012年以后,计算机产量和行业收入迅速下降,2014年后真正陷入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近几年来,个人计算机领域创新亮点缺乏,笔记本电脑方面只有超级本得到了关注,而平板电脑只是向更轻薄的方向进行了拓展,人脸识别、双显卡等创新都未得到市场认可,创新不足、不到位成为制约个人计算机市场发展最大的障碍。加上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崛起,更是对个人计算机市场形成了冲击。创新缺乏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包括联想、戴尔、华硕、惠普在内的主要计算机企业都未掌握核心的芯片技术,多年来的发展都过分依赖英特尔,使得自身难以形成颠覆性的创新和进步。

  进入2017年,计算机行业迎来一些发展机遇。一方面,以智能化穿戴设备、超高清智能电视、智能型家居产品为主要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为计算机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在去“IOE”浪潮的推动下,信息设备的国产化也为国内计算机市场增加新动力。总体来看,计算机行业在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创新之前,产量增长不会有较大改观,但受益于上述新机遇,行业有望逐渐走出低迷期。预计2017年,我国微型电子计算机的产量将在29289.8万台左右,同比下降约2.6%,降幅有所收窄。

  2017年,投资、消费存在继续走弱风险,国民经济增速或将缓中趋稳,电子信息产品进口需求不会明显改善。加之国产化浪潮的驱动,弱化了产业整体的进口需求。但短期来看,关键领域的零部件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预计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口额将达到4920亿美元左右,同比下滑约2.3%。

  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尚不强劲,全球结构性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世界经济仍将面临发展乏力的局面。同时,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全球贸易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预计2017年全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累计出口7100亿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5%。

  政策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7年,我国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国家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的共同支持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明显向好。预计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投资将达到1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9.5%。

  2017年,我国将积极推动网络信息国产化、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国家关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信息安全等宏观战略的构想也将全面落地。总体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营业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992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2%。

  分子行业来看,集成电路、VR产业将是行业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国内电子产品升级换代、“中国芯”战略均对集成电路产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新工艺芯片的需求较为旺盛。我国正迅速成为极富发展潜力的VR制造基地和重要消费市场,大批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的VR产品也争相上市,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势能持续集聚,VR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一年,国民经济增长压力依然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将有所下滑,产业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放眼全球来看,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再加上主要经济体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外汇与金融市场动荡以及朝鲜问题、韩国“萨德”问题等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和军事风险,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贸易规则存在重置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遭遇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但是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

  首先,行业技术革新迅速,政策扶持的方向可能与市场发展的进度脱节。电子信息产业子行业众多,发展方向多样,且不同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我国对电子信息产业扶持政策重点集中在前沿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生产方面,普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操作方法,很容易出现政策扶持重点调整,企业所享受的政策红利消失的不利局面。以通信设施行业为例,国家短时间内就将政策扶持重点从4G切入了5G网络,很多正在全力研发4G的企业大量的前期投入变成了沉没成本,经营压力加大。

  其次,要注意国家发展战略推进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未来国家宽带战略发展速度滞后,甚至“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推进不及预期,电子信息企业“走出去”可能受阻。从当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国同周边部分国家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上存在较大分歧,而且国家相对积极的应对措施已经引起周边国家的反弹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海外布局可能因此受到一定阻碍。

  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众多,且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中小企业体量庞大。2017年,在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并购升温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中低端的电子产品供应商、传统家电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建议我行警惕此类企业的债务风险。同时,由于电子信息企业多数资产规模较小,缺乏实物资产用于抵押,进而导致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乏力,制约了本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进程,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此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在国际分工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技术含量与国外相比竞争劣势明显,同时由于核心技术人员稀缺,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较高。

  全球知识产权垄断、控制与保护呈现强化趋势,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跨国公司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的作用。我国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国,但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较低。随着我们国家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境外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知识产权摩擦或将升级。国内方面,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和行业不当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研发企业往往存在专利技术、在研项目被泄露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