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支柱产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奠定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江湖地位。随着笔电、云计算等产业的“垂直整合”,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重庆市唯一跻身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的产业,这对于一直以工业强市的重庆来说,制造业的发展还需更大努力。
2022年工信部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川渝地区上榜2个,一个是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另一个是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万亿赛道上,应该更全面的去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协同促进支柱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产业等。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的重点方向,重点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终端、电子材料、电子装备、软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快速推进“互联网+产业”,推动国家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融合联动。
结合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在重庆的发展,西部科学城和两江新区无疑是这一产业的领头羊。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拥有国内唯一的微电子专业园区西永微电园,面向计算机整机、智能终端、汽车、仪器仪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做精特色工艺制造,做强封装测试。
“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将立足产业优势,加快推进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建设全国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快集聚集成电路领域创新资源,构建硅基光电子、异质异构三维集成等高端工艺研发平台,提升汽车电子、5G网络等重点领域芯片设计能力,做精特色工艺制造,做强封装测试环节,打造特色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链条,不断的提高集成电路创新驱动能力,建成全国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支撑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引擎。
建设全球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立足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基础,抢抓“新基建”、信息消费升级等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面向全球招大引强,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加快提升产业带动能力,联合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万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智能终端产业发展高地。
以创新经济走廊和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为载体,依托OPPO、传音、旭硕、翊宝、纬创、仁宝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以产业高端化和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做大做强智能手机、笔电、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产业,协同全市“芯屏器核网”补链成群,全面建成两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抢抓全市“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新机遇,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空港新城仙桃软件园、创新经济走廊及三龙片区为多点支撑,形成“一核多区”的软件信息服务产业空间发展布局。聚焦平台建设、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提升“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价值,建设“云联数算用”智慧名城,探索建立“区域超算中心”,加快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
两江新区直管区:具体包含原北部新区、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龙兴工业园三部分。到2025年,实现产值2900亿元。
原北部新区。现状及规划面积:原北部新区净工业用地15.41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2020年,原北部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产值1084.5亿元,同比增长32%。
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现状及规划面积: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规划用地15.14平方公里,2020年,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产值937.2亿元,同比增长1.1%。
龙兴工业园。现状及规划面积:规划总面积111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30.42平方公里,占比30.7%。2020年,龙兴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产值109.6亿元,同比增长6%。
代表企业:三一重工、瑞声科技、吉利高端新能源、东方红卫星、卓通汽车、双英汽车、宇邦线缆等。
高竹新区。现状及规划面积:川渝高竹新区规划范围有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轻量化材料等先进制造业。
创新经济走廊。现状及规划面积:地处两江新区的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9.1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72平方公里。2020年,创新经济走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74.9亿元,同比增长25.77%。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现状及规划面积:数据谷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175万平方米。2020年,仙桃数据谷实现产值52.62亿元,同比增长25%。
产业布局:围绕“1+3+5+10+N”创新生态体系,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打造千亿级软件产业集群、百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业。围绕“芯屏器核网”,依托集成电路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等载体,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差异化竞争体系,突出发展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领域,逐步提升电子终端产品代工能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成重庆市重要的电子信息基地。
优化东三街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数字化的经济和特色现代服务业建设,加强启迪科技园、火炬大厦、重庆数字大厦等重点楼宇服务,高效整合利用区域创新孵化资源,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产业和互联网经济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
沙坪坝区:发展汽车软件、工业软件、信创软件、平台软件、软件人才五大领域,打造创新服务中心圈、黄金湾智谷、金沙星座、拾光格、龙湖光年五大载体,培育“五星”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
“汽车软件”即以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以赛力斯汽车为龙头,聚集发展汽车操作系统、数据库、IC设计、安全应用等,推动“软硬结合”,建设元器件等“电子工场”;
“工业软件”即以龙湖光年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等为载体,打造未来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着力发展PLM、MES、SCADA、ERP等工业软件;
“信创软件”即依托赛宝研究院,积极打造麒麟信创产业协同联合实验室、金山办公软件创新中心、海康威视创新展示中心,着力发展软件国产化适配验证、检测、应用推广、咨询服务等,构建“软硬一体”国产信创软件生态;
“平台软件”即以拾光格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创新港、黄金湾智谷为载体,瞄准量子加密、数字中台、数据服务、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着力发展行业云平台、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
“软件人才”即以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引领,依托足下软件等优质企业,着力发展软件学历教育、资质认定、大学生实训、从业人员再培训等。
以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为核心,进一步拓展大数据智能产业覆盖范围,强化大数据智能技术在多领域大范围的应用,加快建设重庆5G产业园、重庆产业园、江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园,全力融入“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着力培育“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加快布局“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下一代数字技术样板工程。
巴南区:“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制造业发展重点确定为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2大新兴起的产业,提升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3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打造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形成“231”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态势,推进全区制造业迈向产业中高端水平。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界石组团、云计算产业园为载体,以新型显示、5G、云计算、物联网为重点,重点抓研发创新和补链成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升级“3+X”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3”即汽车(含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电子电器、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X”即智慧家电、高端装备制造、3D打印、“芯屏器核网”等相关产业。
培育“3+X”大数据智能化信息服务产业体系。“3”即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数字内容3大软件及信息服务业。“X”即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服务、物联网、“云联数算用”等大数据产业。
完善“3+X”产业承载平台体系。“3”即鱼复新城、港城工业园、信息服务业产业园3大产业承载平台体系。“X”即轨道装备产业园、氢能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中园”和玉带数字产业园、新型网商产业园、江北嘴金融云基地、保利中心大数据产业基地、南桥智慧港等智能信息服务业发展平台。
“十四五”期间,打造“1+3+10”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即围绕再造一个“北碚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的主要目标,推动北碚区建成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区。
北碚着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巩固提升电子信息、汽摩产业、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四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新能源、消费品及检验测试三大产业。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动电子信息、汽摩产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围绕全市“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挥永川特色,着力打造以智能终端及配套、PCB板、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为核心的4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永川科技生态城: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首开区60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面积7.3平方公里。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民用航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科学技术创新孵化、临空经济等,非禁即入。
凤凰湖产业园:规划批准面积34.66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建成21.5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面积24平方公里。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等,非禁即入。
永川综合保税区:“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面积1.11平方公里。汽车摩托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民用航空等,非禁即入。
铜梁:着力构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3+N”现代产业体系。按照“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趋势,遵循“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优服务”的发展思路,加大对计算机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智能电子、节能电子、通讯电子和机械电子方面相关企业的招商力度,强化区内各企业的配套和协作;加快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扶持壮大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公司集团,积极拓展在电子信息设计、制造及代工领域的合作与投资,逐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为支撑铜梁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铜梁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电子、节能电子、通讯电子、机械电子。
潼南: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笔电配套及汽车电子,构建链条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笔电金属外壳、塑胶件、电子线路、连接器、磁性材料、摄像头模组、触摸模组、显示模组、电声器件、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高档适配器、三极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