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区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全方面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高端化服务理念,从“三方面服务”入手,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间的高效、便捷和全面对接,并为他们提供具有高端化服务特色的软环境。
近年来,中山区高端服务业慢慢的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支柱产业,去年全区高端服务业实现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8%,其中金融、商贸、旅游、时尚消费等已经以高端化特点,形成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些高端服务业当中,总部企业比较集中,其中有46家全球500强企业,有占全市76.4%的金融总部,中山区从区级领导做起,实行区、街道属地领导干部层层“包干”的做法,以最高礼遇为企业服务。
在已有的区级领导“包企业、包大项目”基础上由区级领导牵头对100个重点公司进行软环境建设专项“包干”走访,同时对100个新注册的公司进行回访。在第一时间征集企业对软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在经营当中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用最优的软环境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对软环境建设监督的整体水平,中山区积极发挥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高管层作用,今年聘请200名重点企业的高管人员作为软环境监督员,32名区级领导亲自到企业登门为软环境监督员颁发聘书、赠送监督手册,给企业送去监督点、监测站的牌匾。中山区各级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唐军关于“三查”工作的指示精神,在走访当中,从“查苗头、查隐患、查死角”入手,查找对企业服务的不足,及时梳理反馈,落实整改。
这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更具有国际化、高端化、人文化、特色化的软环境。全区各部门上下一盘棋,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多联系、多服务、多干好事、多办实事”的“四多”举措,全方位、多角度建设首善之区软环境。
以政策为导向,全区为高端服务业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各街道对辖区所有入驻公司可以提供6项免费服务,区财政投资1000万对10家文化创意产业实行资金扶持,对入驻12座特色专业大厦中的企业实行政策补贴。
以典型为引领,各部门把岗位目标责任制与软环境建设满意度紧密结合,对软环境建设中公众认可的单位和个人,这个区以争创行风建设优胜单位、先进站所、示范窗口、先进个人的“四争创”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
以制度为保障,这个区发挥软环境建设品牌长效作用,以优化服务规章、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的“三优化”活动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无偿、备案审核制、过错追究制、否定报备制、项目跟踪制的“八制度”逐步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水平。
以创新为突破,针对企业的需求,各个部门积极进行调研落实,以创新型思维开展服务。在软环境建设中,很多商务区的企业提出停车难问题,影响了商流、人流。针对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中山区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务实创新态度,在寸土寸金的商务区里“挤出”车位,通过降低马路牙子、盘活大厦停车场资源,利用学校操场地势落差修建地下停车场,今年全区计划建设停车泊位2000个。百年商街天津街是大连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改造后的天津街如何繁荣发展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繁荣天津街,这个区从弘扬“百年商街”品牌文化、建设高端配套设施、积极引进投资合作等多个角度打出组合拳,今年“老街”项目已经陆续开始试营业,天植商城等已经引入新的合作企业对空闲楼盘予以盘活。区法院把健全廉政风险体系作为优化法制软环境的切入点,在204项权利中,梳理出190个风险点、205种表现形似,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防范和整改措施,推出了仲裁和审判无缝对接、在交警大队设立交通事故便民法庭、预约立案等一系列新举措。除了政府有关部门,区纪委、工会、妇联、团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都深入大厦,指导企业组织企业文化、廉政文化建设,为公司可以提供政策、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服务。
本着软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建设理念,这个区以开放式、全覆盖的无缝监督,利用互联网服务为软环境集中智慧、聚集力量。
今年,中山区专门建立了“5521”监督网络,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软环境监督检查和评议活动。分别在辖区50座商务大厦建立监督站,50家重点企业建立监测点,从辖区重点企业高管等人员中聘请了200名监督员,从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社区聘请1000名评议员实现软环境建设的无缝监督,整体推进全区软环境建设。
上一篇:小镇物业高端服务至臻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