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携手共创 美好未来
BETTER FUTURE
首页 >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入口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
28
2024-08
2024高招全服务丨这些新专业快来了解一下
发布者:乐鱼全站网站登录首页入口浏览次数:发布日期: 2024-08-28 07:27:04

  专业因与考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息息相关而非常关注。随着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每年都有不少新增设专业通过审批开启招生。这些新专业都学什么?能为考生提供怎样的选择?快来看看吧。

  加快培育发展“量子”等未来产业,已成为中国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培育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主要途径。作为适应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交叉专业,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的原理、设计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并能在中国量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毕业生可进入研究机构从事量子信息科学方面的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或在企业从事量子材料、量子芯片、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软件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生产或管理工作。

  这一专业是面向碳达峰碳中和、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电气工程、新能源、载运工具、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新工科专业。

  我国提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因此燃油载运工具亟须改成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出的绿电。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涉及新的载运工具的设计、电能的高效变换,以及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应用,这些都是电动载运工程专业学习与研究的范畴。这个专业旨在培养满足未来“空天海地”先进载运系统全电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未来可进入航空航天、海运装备、运载车辆、轨道车辆等重大交通工具相关行业。

  今年首次招生的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半导体制造、电子封装、功能材料及器件,培养具备材料科学和电子信息交叉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电子信息材料设计制造、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与这个行业相关的领域包括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毕业后,学生可在这些领域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管理等工作。

  AI视觉、汽车智能辅助,是不是很新奇?这些新技术都与智能视觉工程专业息息相关。这个今年新设的专业,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将对我国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个专业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理解和识别图像和视频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掌握图像识别、目标跟踪、三维重建等“魔法”技能,培养能够从事AI视觉、汽车智能辅助系统、航空器材探测等领域工作的“空间+光学+信息+智能”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毕业生可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信息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智慧交通专业是一个具有鲜明工程应用背景的特色交叉专业,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能够适应智慧交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这个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传统交通工程的核心知识,如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等,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

  毕业生可在智能交通设备开发及制造企业、交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企业、轨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咨询企业及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从事智慧交通设备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系统分析及管理等工作。

  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今年首次招生的新专业。这一专业立足于国家亟待发展的功能和智能先进材料的开发与工程化的重大需求。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核电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都需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它属于材料类专业,但也是一个交叉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工科”,涉及高分子材料、液晶、胶体、生物大分子等软物质的结构、性能和应用,注重培育学生运用软物质领域基础知识,解决多学科交叉领域前沿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可在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结合了作物学、生物学、遗传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水平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现代种业强国建设,着力解决优异品种创制的关键科学与“卡脖子”技术问题,引领中国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发展。

  这个专业的学习聚焦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进化与驯化、遗传与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育种信息化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现代育种及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教学、农业与生态领域或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品种,或在环保和生态修复领域、医疗健康领域发挥作用。